- +1
國企信仰打破后金融委發聲嚴處逃廢債行為,能否緩和市場情緒
針對近日備受關注的信用債市場沖擊波,國務院金融委在周末緊急發聲。
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召開金融委第四十三次會議,研究規范債券市場發展、維護債券市場穩定工作。
這次會議的背景是多家AAA國企債券違約。11月10日,永煤控股超短融違約沖擊了“國企信仰”,在市場一石激起千層浪。國企、城投、上市公司等違約事件愈演愈烈,信用債市場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煤炭類企業信用債及部分AAA國企債券出現暴跌,陽泉煤業、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等取消債券發行,多只基金凈值出現大幅下跌。
正是在這樣的關口,金融委為債市發展和防風險工作給出了方向。
提出五點意見
對于近期債市違約案例的原因,金融委表示,“是周期性、體制性、行為性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金融委明確提出了以下五點處理意見: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履行責任。金融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從大局出發,按照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堅決維護法制權威,落實監管責任和屬地責任,督促各類市場主體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
二是秉持“零容忍”態度,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要依法嚴肅查處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三是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督,強化市場約束機制。發債企業及其股東、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各類市場主體必須嚴守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則,堅持職業操守,勤勉盡責,誠實守信,切實防范道德風險。
四是加強部門協調合作。健全風險預防、發現、預警、處置機制,加強風險隱患摸底排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五是繼續深化改革。要深化債券市場改革,建立健全市場制度,完善市場結構,豐富產品服務。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升運行的質量和效率。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升運行的質量和效率。
明確各方責任與逃廢債界定,緩和市場情緒
金融委會議明確了在債券違約事件中各方的責任,要求金融監管部門、地方政府、市場主體各司其職,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同時,也明確了在處理違約事件時的監管做法,點名將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
此前交易商協會就已發布過公告稱,在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興業銀行、光大銀行和中原銀行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交易商協會將對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根據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調查獲取的線索并結合相關市場交易信息,發現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協會將對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
金融委進一步明確定調有何深意?
國泰君安固收研究部指出,相較民企,國企違約傳染性更強,更容易引發系列連鎖反應,主要系機構配置主力是國企品種,流動性沖擊下“誤傷”范圍更大。短期來看,信用債市場不排除進一步下跌的可能,從歷史經驗看,東特鋼、川煤等違約事件后雖引起恐慌,但事實證明也有大量個券被錯殺。
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表示,金融委表態無疑會緩和市場對信用債市場違約加劇的擔心。從具體措施上,短期內流動性投放也會加碼,以緩和市場已經由于信用風險引發的流動性風險,這對利率債是好事,可以避免利率債被錯失。但同時,金穩委的態度只是避免短期內信用風險進一步的擴散和蔓延,對金融市場形成較大的沖擊。中期內,信用債市場的違約風險能否真正的降低,還是取決于經濟的改善程度和企業信用資質的改善。
天風證券固收研究團隊認為,永煤等違約事件對于市場的沖擊所在,是市場擔心風險傳染和系統性風險,此次會議明確關注相關債券違約事件,對地方政府和相關主體依法償債或有一定督促作用,大規模“逃廢債”行為的蔓延應該可以避免。
總體上該團隊認為對未來信用環境可以適度樂觀,市場對永煤違約的消化可能還需要1-2周時間。不考慮后續其他邊緣企業的信用風險發酵,信用債市場的一級發行取消和二級收益走高、利差走闊可能還會延續。而在當前宏觀杠桿高企、微觀依賴再融資的情況下,是否有新的信用事件發酵尚需觀察。
“國企信仰”被打破,信用債市場經歷估值重構
2020年以前,民營企業是中國債券信用違約的主體,債券違約數量和規模遠超過國有企業。永煤違約事件所以備受矚目的原因在于它不僅是國有企業違約,而且是AAA高評級國有企業違約。
事實上,針對近期信用債市場的違約事件,國家發改委、央行、證監會、上交所、交易商協會等部門已先后發聲維穩,多家機構被點名。
在華晨宣布破產重組當日,證監會宣布對華晨集團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上交所對華晨集團一只債券的受托管理人招商證券出具監管警示函。
這并不是信用債市場第一次出現違約風波,而這一次有何不同?
華泰證券固收團隊指出,從15年產能過剩行業到18年民企違約潮,每輪風波的觸發因素都不同,沖擊范圍各異,解決途徑也各有特色,但信用風波往往都伴隨著流動性沖擊和信用投研體系的重塑。本輪信用風波的主角是地方國企,影響范圍和對信用分析框架的沖擊更為深遠。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巫和懋等撰文指出,2019年民企債券違約主體的數量分別為國有企業的11倍和7倍。但是2020年以來,國有企業債券違約數量和規模分別約為民營企業的81%和89%,二者非常接近。可以說,2020年后國有企業的信用違約狀況徹底打破了市場對“國企不違約”的預期,造成債市乃至信用市場的巨大波動。
國泰君安固收團隊認為,永煤控股作為重要的國企主體,市場對其違約的預期較為不充分,因此市場震動較大,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國企信仰;長期來看,信用債市場正在經歷估值重構,“國企信仰”被沖擊下市場對資質下沉更加謹慎,弱資質主體信用風險溢價以及流動性溢價可能都將走闊,而優質穩健主體將更受追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